[百姓故事] 王加军:茶马古道上的80后牛羊倌

2023年09月05日71496

 

 

大雪里的放牧人

 

百姓生活网四川讯(宋恩/文图) 腊木营,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位于甘洛县蓼坪乡境内,现名为腊梅村,乡政府驻地,距离县城约50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属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村里有个80后小伙子叫王加军,头脑灵活、勤劳本分,年纪不大,经历的坎坷却不少,多年坚持自主创业,却是屡屡失败,最终选定高山生态牛、羊养殖的传统项目,并逐年扩大。通过近三年的艰苦奋斗,从刚开始的100头(只)发展到了现在的832头(只),创业路上看到了一线曙光 。

 

大树李子晒经关,白马抬头望河南;

 

河南站,吃杆烟,八里平夷到大湾;

 

一进深沟五洞桥,坪坝窑厂双马槽;

 

尖岔陡坡到海棠,五里镇西腊木营……

 

这是对腊木营的真实写照, 2月26日,记者在大雪纷飞的腊梅村高山草原上见到了这位历经磨难的小伙子。

 

 

王加军破旧的老屋

 

王加军,1982年出生,兄弟姊妹6人中排位最小,是“被宠着长大的”的“老幺”,和妻子育有一儿一女,与71岁的老母亲同在一个屋檐下,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一族”。

 

创业之初,王加军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

 

“我这个弟弟啊,是个苦命人,干啥子都亏本,没法。”说起王加军的经历,姐姐叹惜不已。

 

从小不爱读书的王加军,小学四年级还没读完就辍学在家,跟随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20岁不到就四处打工,头脑灵活的他很快有了些积蓄,便回到家里,就在茶马驿站边的老屋开起了理发店,取名春红发廊,收入与日俱增的同时还收获了甜蜜爱情,建立了美满家庭。就在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的时候,心有致富梦的他不甘平庸。2015年,在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盲目投资种了30亩当归,受市场因素的影响,17万多元的投资仅仅收回了3万多元。2016年,心有不甘的他,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投资20万元承包50亩土地种植莲花白、萝卜、白菜等,又亏了近6万元。连续两年的亏损,让王加军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

 

 

王加军在放羊

 

“亲戚朋友、兄弟姊妹硬是拿给他拖垮,借给他的钱收不回来,自家发展也被耽误了,看到一家家搬迁的搬迁、盖新楼房的盖新楼,就我们家原地不动,心里真不是滋味。”跑了几十年客运车的姐夫说起这个“不争气”的小舅子,心酸地说,“亏了那么多,他压力也大,大家都不敢逼他,只有鼓励他重新再来”。

 

抱作整起耍嘛的心态,在种植当归的同时,王加军投入15万元,购买100只养,一年下来,羊群扩大了一倍。

 

就在2015年种植当归的同时,王加军便成立了家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养同步发展,一个见短效、一个见长效。因为资金困难,首期只投资了15万元,购买了100只本地生态种羊,没钱修圈舍,他就在草场边上搭了个简易棚,算是羊群的临时住所,早上把羊群赶上山后就地里去忙活,下午收羊回圈,晚上就住在羊棚里。一年下来,羊群扩大了一倍,王加军看到了一线生机。

 

“因为养殖业周期长,见效慢,当时就想整起耍嘛,反正山上有的是草,早上赶出去、晚上收回来,不用喂饲料、粮食啥子,又不费时,简单,没想到还真的发展起来了。”说起当时的想法,王加军脸上露出了笑容。

 

抛开所有诱惑,四处借钱筹资150万元,专心发展生态养殖业。

 

看到了养殖业的发展前景,2016年,王加军又四处借钱,投资150万元(合作社10户入股农户每户投资5万元),建起了圈舍,买回30头本地黄牛、100只建昌鸭,和生态羊同步发展,准备抛开所有诱惑,专心发展生态养殖业。

 

 

正在放牧的王加军

 

“这个人太老实本分了,看到他资金上有困难,我拿出多年的15万元积蓄投入协会,一方面帮助朋友过难关,一方面也算投资嘛!”王加军多年在甘洛做建筑行业的朋友刘巧云说,“生态养殖业市场前景好,是个好项目,我们也愿意一起发展。”

 

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王加军的羊群发展到了800多只,牛群也新添了2头小牛犊,100只建昌鸭也马上出栏了。

 

“去年零售了100多只羊,都是客户找起来买的,销路一点都不愁。

 

“去年零售了100多只羊,都是客户找起来买的,现在有好多公司找我签合同,都不敢签,目前的年出栏还达不到人家要求,再两三年,我就敢签了,到那个时候,羊平均年出栏能有300只,牛平均年出栏有30头,年纯收入有30万元左右。”说起销路,王加军信心满满。

 

成立“家兴生态养殖”协会,发展贫困户种羊入股,助力4户贫困建卡户创收。

 

看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家兴”,王加军没有忘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初心。2017年2月初,在去年成功注册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家兴生态养殖协会,成为甘洛县第一家牛羊鸭多元化发展的养殖协会。协会鼓励贫困户先以劳动力入股的形式加入,并付给高于劳动力市场的报酬,逐步发展为贫困户种羊入股。据介绍,目前已有4户贫困建卡户通过自己的劳动分别获得了5000元以上的纯收入。

 

 

羊舍

 

“王加军发展起来了,不忘拉我们一把,每天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挣到70元钱,好安逸哦。”在满是牛羊的山坡上,记者见到了王加军的“劳动力股东”们,他们对王会长是夸赞连连。

 

县科协表示将全力支持“放牧倌”和他一手创立的协会,完善“公司+协会+贫困户”发展机制,带领全村贫困群众共同奔小康。

 

“再辛苦三年吧,把欠的钱全还完了,我那老屋也该修一修了,这十几年来,亏欠最多的是一家老小。”王加军有些咽哽。

 

是啊,这一路走来,老母亲没有享受一天清福,妻儿没有过过一天安稳日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心中是该有些愧疚。

 

王加军告诉我们,腊梅村将在今年年底脱贫摘帽,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责任担当,协会将努力带动困难群众自主创业、脱贫奔康,未来三年将继续扩大规模,达到常年有至少1000羊只、100头牛的存栏量,保证每年400只羊、40头牛的出栏率,成为方圆百里最大的“放牧倌”。到那个时候,王加军和他的牛羊群将是茶马古道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协会养殖场

 

快结束采访时,县科协正好来协会调研,在了解了“家兴”协会的发展历程,得知这个80后牛羊倌的坎坷经历后,县科协负责人一行表示,将全力支持协会的发展,同时要求协会协同相关部门加强防疫和管理,完善“公司+协会+贫困户”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共同奔小康。

 

记者手记:一个80后的年轻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为了梦想,艰苦创业,就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虽然在创业的道路上荆棘丛生、沼泽密布,但只要有颗真诚踏实的心,一路斩荆披棘、一步一个脚印,就能看到那一束属于自己的光芒。

 

 

 


推荐阅读:

奔走相告!成金文化传媒公司今日揭牌成立啦!

郫都一中学生参加“海亮杯”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再创佳绩

成都青白江:一日办结!水、电、气、通信报装接入再出新招

土地村“轻粘土多肉DIY”老年趣味工作坊暨手工自组织成立仪式

“新经济场景创新实验平台”落地新川创新科技园

陕西鄠邑:葡萄迎来丰收季

宁夏泾源: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月饼行业赛技能

“万家团圆贺佳节 四海欢腾庆国庆”八里庄社区国庆节文艺汇演活动

《中小学教育》署名文章介绍“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社区教育跨区域合作

相关文章

[百姓故事] 成远久:90后学霸的电商人生

[百姓故事] 成远久:90后学霸的电商人生

  百姓生活网讯(邹双优 向丽君) 前言:成远久,一个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机电专业的90后农村小伙,在校期间开发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赚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工作后不安平庸的他...

[百姓故事] 只要小日本再来侵略 我还要拿起枪和他们干

[百姓故事] 只要小日本再来侵略 我还要拿起枪和他们干

——访年逾九十 不忘报国的抗战老兵何兰福   百姓生活网四川讯(方德福/文图) 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1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林开伦前辈和民革刘春红女士的率领下,我们志愿者一行...

四川国发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介

四川国发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四川国发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4年9月,是西部一家专业的互联网传播机构。   公司主要提供组织策划文化交流活动;会议及展...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面向社会征集校史馆展陈概念设计综合方案公告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面向社会征集校史馆展陈概念设计综合方案公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始建于1985年,由省委讲师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共同组建院本部,市州、区县分别组建分院辅导站形成三级办学网络体系,为中国高等教育...

百姓生活法律顾问

百姓生活法律顾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律顾问:王英占律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英占律师,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

公告!邻水县公安局招聘30名临时人员

公告!邻水县公安局招聘30名临时人员

因工作需要,参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等规定,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临时人员,特公告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招聘名额 30名,其中勤务类岗位25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