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雪山:一个“南方冰雪产业系统运营商”样本的崛起

2025年03月30日80922

“在成都西岭雪山滑雪的短视频,让沙特游客哈桑的海外社交账号一夜涨粉过万。”这条看似普通的旅行分享,却成为解码中国冰雪经济南扩的鲜活切片。


西岭雪山:一个“南方冰雪产业系统运营商”样本的崛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亚冬会余温未散,南方滑雪场正借力政策东风与产业生态重构,掀起一场“冷资源”的运营变革。


作为南方唯一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西岭雪山在财报数据与消费者口碑共同印证下,书写着“冰雪产业系统运营商”的角色进化论。



冷资源到热经济:

解码西岭雪山如何炼成“南方冰雪第一IP”


当杜甫笔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穿越千年成为现实,西岭雪山已不仅是诗意的象征,更化身南方冰雪经济的超级引擎。2025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西南片区滑雪挑战赛在此收官,400余名滑雪爱好者与北国的亚冬会掀起的“冰雪热”共振,折射出中国冰雪产业“北雪南移”的新变化。


国务院2024年11月6日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为行业定调:2027年冰雪经济规模冲刺1.2万亿元,2030年剑指1.5万亿元。四川则通过《冬季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和产业扶持,将西岭雪山推至“南方冰雪旅游首选地”的战略高位。


近几年,西岭雪山的商业逻辑清晰可见:依托“景区+滑雪”差异化模式,融合文旅与体育消费场景,构建从滑雪培训、装备销售到赛事运营的全链条生态。2024-2025雪季,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14.71%,日均接待超4700人次,带动周边酒店周末满房率突破90%。



今年的蛇年春节,西岭雪山景区以“福满西岭,欢乐新春”为主题,推出全家福拍摄、财神送红包、集百福等各类民俗活动,配合滑雪、雪地摩托等20余种雪地运动项目,并上新“夜游”模式及熊猫雪世界、西岭·熊猫地形公园等新场景,共吸引8万余名游客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千秋西岭·南国热雪”“南方冰雪首选地”“玩冰雪到西岭”……这已不仅仅是四川和整个南国的冰雪爱好者的选择,更是国内外冰雪爱好者的向往地。


数据和口碑相互印证,西岭雪山作为“南方冰雪第一IP”的形象正逐渐深入人心。



从“一季养三季”到“四季长青”:

西岭雪山的冰雪经济进化论


传统冰雪产业受限于季节约束,而西岭雪山通过“全时运营”打破桎梏。春季的雾凇云海、夏季的星空音乐会、秋季的山地运动,冬季的冰雪项目构建起“四季可玩”的消费场景。营收结构从单一滑雪门票转向“住宿+餐饮+培训”多元组合。


围绕‘西岭雪山大有可玩’主题,做大做强四季运营,破解冰雪旅游景区“一季养三季”的难题,做到“四季常青”。


这一转型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四川省冰雪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冰雪旅游纳入四川“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冰雪与温泉、文化等业态融合。



新职业催生“冰雪人才红利”:

冰雪人才与产业升级螺旋上升


冰雪经济的勃兴,催生了造雪师、雪板维护师、滑雪巡救员等新职业,这些岗位不仅是产业成熟的标志,更成为西岭雪山构建“系统运营商”地位的关键支撑。


2024年,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中,造雪师、雪板维护师、滑雪巡救员等位列其中。新职业给从业者带来新机遇,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气象。


西岭雪山景区作为南方唯一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顺利成为西南片区首家开展滑雪社会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定班的滑雪场。目前,已累计输出持证人才500余名,大大填补了南方冰雪专业人才的缺口。


“人才驱动产业、产业反哺人才,势必会形成专业人才与产业升级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体系。”据西岭雪山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报名参加培训的十分火爆,不仅有现已在滑雪场和滑雪俱乐部的滑雪从业人员,还有对滑雪职业感兴趣并准备从事该工作的人,以及各类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滑雪运动爱好者。



冰雪经济3.0时代:

西岭雪山如何定义“系统运营商”


如果将传统雪场视为1.0版本,融合文旅的“景区+滑雪”模式是2.0突破,那么西岭雪山正迈向“系统运营商”的3.0阶段——通过整合政策红利、资本杠杆、人才培育储备与技术创新、产业拓展,西岭雪山正在构建冰雪产业生态平台。


西岭雪山紧跟国家冰雪经济战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动能。依托“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资质,推动景区用地性质向“文体商综合用地”转型,2024年成功引入北京滑雪装备租赁商,优化业态布局。


票务智能化系统和智慧景区管理系统,使西岭雪山实现“全链路提效”,门票管理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人力成本进一步降低;整合游客预订、资源调度、应急管理等功能,实时人流管控精度更高,2024年游客投诉率同比大幅下降。


作为西南首家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并新增造雪师、雪道规划师培训,西岭雪山率先构建的南方冰雪职业认证体系。


产学研深度融合,西岭雪山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冰雪运动、冰雪研学、自然教育提供了绝佳的“第二课堂”。西岭雪山积极构建全方位研学支撑体系,研发了包含自然科考、森林美育、高山体育、森林生存、森林环保等5大核心课程,进一步夯实了西岭雪山作为研学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5年1月推出的西岭森林大课堂“冰雪奇缘·童话西岭”,更是将西岭雪山研学教育核心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西岭雪山还实现了产业生态外延与标准输出,西岭雪山已从区域运营者升级为全国冰雪产业系统服务商。管理模式的输出,行业标准的编制,西岭雪山正在推动南方冰雪行业从粗放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


通过系统性和前瞻性布局,西岭雪山已实现从单一滑雪场到冰雪产业生态平台的跨越,其“系统运营商”定位不仅体现在资源整合能力上,更在于构建了一个包含政策转化、资本运作、技术输出、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的完整产业操作系统。这一模式正成为南方冰雪经济从“流量红利”转向“系统红利”的标杆样本。



万亿赛道竞速:

西岭雪山的“冷资源”变现启示


西岭雪山的崛起,映射出中国冰雪经济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型逻辑。国务院设定的1.5万亿元目标正是基于“需求升级-供给创新-生态重构”的良性循环。


四川将冰雪产业纳入区域经济顶层设计,通过税惠、用地、融资等政策组合拳激活市场主体;西岭雪山恰好抓住这波利好,跳出“门票经济”和“一季养三季”思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冰雪+”复合型产品体系,精准把握住消费升级中的结构性机会。


正如西岭雪山景区相关负责人所言:“冰雪经济不是‘冷门生意’,而是需要系统化运营的‘热产业’。”当造雪机的轰鸣与滑雪板的摩擦声在山谷回响,西岭,这座南方雪山正书写着中国冰雪经济的新范式。




推荐阅读:

[百姓故事] 不忘初心 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致富一方

[百姓故事] 药呷巫支莫:三十户村 建村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

传承中华民间文化 讴歌幸福美好生活

浓园“浮图·園”文博艺术体验展在成都启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川扬琴成渝两地交流展演在成都举行

科学总动员 暑期社区行

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教师心灵关护活动之关爱女教师知识讲座

赏昌都美景 品特色文化

山东莒县:“小草学堂”里的多彩假期

月饼行业赛技能

相关文章

传承中华民间文化 讴歌幸福美好生活

传承中华民间文化 讴歌幸福美好生活

——成都大爱群众文艺中心举行迎新文艺大联欢 图:成都大爱群众文艺中心迎新文艺大联欢标识 百姓生活讯(郭履刚 胡发寿 黄国苗)欢声笑语辞旧岁,载歌载舞迎兔年。12月10日,由成都...

浓园“浮图·園”文博艺术体验展在成都启幕

浓园“浮图·園”文博艺术体验展在成都启幕

11月18 日,由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主办,天艺村承办的浓园“浮图·園”文博艺术体验展在浓园艺术博览园B区惊艳开启。历史学家谭继和等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及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场文化艺术盛宴的启幕。...

四川大爱:2022新春文艺大联欢在成都举行

四川大爱:2022新春文艺大联欢在成都举行

《四川大爱》铜版彩报以全新面貌闪亮呈现 百姓生活讯(特约记者 郭履刚 曾一峰  记者 胡发寿 黄国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风雨摧不垮,苦难开新花。又是一轮莺草长飞、春暖花开...

四川大爱:攀枝花之旅迎新大联欢在阳光城举行

四川大爱:攀枝花之旅迎新大联欢在阳光城举行

百姓生活讯(特约记者 郭履刚 彭春强 记者 胡发寿)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人民英雄永不朽,缅怀伟人毛泽东。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

游美灵为成都打造的旅游形象歌曲《爱上成都》正向全球推广

游美灵为成都打造的旅游形象歌曲《爱上成都》正向全球推广

百姓生活讯(郑江)正着力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成都,是城市音乐生活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现代都市。如今,以爱成都、迎大运为主题的音乐创造争先发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繁荣成都音乐消费市场...

作家刘洪耀老师向四川省图书馆赠送代表作品

作家刘洪耀老师向四川省图书馆赠送代表作品

图:作家刘洪耀向四川省图书馆赠送代表作品 百姓生活讯(胡发寿 黄国苗)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9月15日上午,成都遵义商会顾问、作家刘洪耀教授向四川省图书馆赠送他自己创作的两...